返回第364章 是儿子不好(2 / 2)春棠香暖首页

“娘!”广阳侯一脸的不可置信,他深蹙眉心,“娘在说什么。”

徐老夫人仍温声道:“做了快三十年夫妻,何必最后做成怨偶呢?其实你也知道的,她从一开始就是不甘愿嫁到咱们家来的。这些年,她为徐家生儿育女,也算是付出了很多。在广阳侯夫人这个位置上,她虽说做得不多么出色,但也从未给徐家丢过脸。我相信,她不是一时冲动之人,既提出了和离,那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她的性子也比较执拗,话既说出口来,想劝,怕是劝不住。所以,我刚刚过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与其最后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的,叫大家笑话,不如就这样体体面面的和离算了。和离……好聚好散之意,说起来,也并不丢人。外人不知内情,却也管不着咱们家的这件私事。”

“可……可这事于儿子来说,太过突然了!”广阳侯甩袖子,一时间,心里也极尽烦躁。

他和乔氏夫妻多年,从一开始,他就对妻子情根深种。

如今虽都上了年纪,但他对妻子的感情,却多年如一日,从未变过。

如今妻子却突然闹上这一出,母亲竟也劝和离……叫他如何接受得了?

徐老夫人只能来劝儿子:“你若真爱她,便也为她考虑考虑。你想想,一件事,你从一开始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可却一做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当你鼓足勇气提出意见来时,别人却阻拦你,不让你有所改变,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你们也做了三十年夫妻,缘分尽了,索性放手,还体面。”

“儿子需要再考虑考虑。”广阳侯一时做不出决定来。

“那你好好考虑吧。”徐老夫人提醒,“咱们徐家原和和睦睦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真为了这事儿变得父子不睦,兄弟阋墙,就太不值得了。万事,还是得有家族利益为重。”

“是,儿子定铭记在心。”广阳侯朝母亲抱手。

.

乔氏这么一闹,自然是闹得广阳侯府内人尽皆知。

徐霁这些日子一直在查母亲,刚好查到母亲昔日的一些事情。所以,这个关口上,徐霁自然来找了母亲。

乔氏如今就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任谁来找,他都是那样的态度。

“三郎,你也不必来劝,为母心意已决,不会为任何人所改变。”

“你们都先退下去。”徐霁将母亲屋里的人都支开后,这才看向母亲,“母亲从前便认识金将军?”徐霁一来就这样问。

乔氏心里惊了下,怔忡望向面前儿子。

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

“你查我了?”乔夫人语气还算是平静。

徐霁唇角一弯,露出了个讽刺的笑来,只见他说:“母亲这是承认了?”他没答母亲话,反而是这样逼问自己母亲。

乔氏说:“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当初,我和他都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如今一晃眼,都是近天命的年纪了。我是和他见过面,但彼此并未有越矩行为。我之所以选择同你父亲和离,也并非是为了他,不过是为自己罢了。”

若说一点不为他,自然不可能。多多少少的,是因他而起。

但若说是为他和离的,是为了和离之后能同他在一起,那也并非如此。

年少时再情深,再疯狂,那毕竟也是过去的事了。如今能见上面,叙叙旧,也算是给过去一个交代。

起初得知他不肯再与自己相见时,她心里是生气。可渐渐冷静下来后细想,却也知道他为何这样做。

如今他肩上所担负的,不只是儿女私情,还有天下百姓,有大夏江山,有朝堂国土。

他若真一时糊涂了,那么后果当真不可想象。

想通这个后,乔氏自然原谅了她。

但她想要和离的决心,仍未有所改变。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她自己而已。

她太想要自由了,太想逃离这里。逃离这座巨口棺材,逃离京城,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

“你别把你娘想得那样不堪,都是守礼之人,不会做越矩之事。就算我同你爹爹和离了,也定不会影响你们兄弟前程。”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听母亲这样说,徐霁倒是有些羞愧。

乔氏却又再沉叹一声,索性也同儿子说了实话:“我同你爹爹没有感情,一开始便没有。如今这些年过去,也仍是如此。我要和离,不过是想给自己最后的人生一个交代罢了,我想离开京城,去别处走走看看。并不是你所谓的,同你爹爹和离了,就另嫁他人。”

“别说他并不会娶我,就算会,我也不会再嫁。”

“娘!”

“你别说了!”乔氏打断他,“你若是来劝娘的,就省省口舌吧。娘心意已决,不会改变。”

来之前,徐霁以为母亲是因为昔日旧情人而选择的同父亲和离。可来了之后才知道,事情情况与自己所想全然不同。

那些怒气,那些质问的话,自然全都消散而去。

望着面前面容沉静的母亲,徐霁忽然想到,这些年来,母亲似乎的确不曾高兴过。

他只知道母亲清高、话少,为人冷寂,却不知,在母亲心里,竟还有着这些想法。

他从未真正了解过母亲。

一时间,心中也为自己曾经对母亲的忽视,而感到自责。

徐霁不说话了。

乔氏看着他,一时沉默后,倒开口说了句心里话:“三郎,几个孩子中,娘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了。娘自己一生未能嫁得所爱之人,却自私的也没能站在你的立场去为你着想。若当初……娘能放下自己心中执念,为你去周旋,为你亲自登门向顾家提亲……若娘能对那顾氏好些,或许,如今你也可赢得圆满。”

“如今瞧你这般清苦,只一心埋首公务,并不顾儿女私情……娘心里也不好受。”关键是,若儿子当真没有所爱之人也罢了。偏偏有。

所爱就在眼前,却爱而不得,这样的苦,她能明白。

她也是深受其苦之人,可她当初,却没有选择帮儿子一把。

可如今再后悔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徐霁也沉默,良久之后,才说:“此事……不怪母亲,是儿子自己不好。”徐霁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同顾氏之间,不是母亲主不主动、热不热情就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