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胎记好像是一个满文字。”
满骄傲伸长了脖子疑惑地凑上前去看了看说:
“这怎么是个满文呢?我怎么一点看不出来。我看着像是一张地图。”
道长说:
“这个应该是满文没错,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字?要找个懂行的人问一下。”
道长说这胎记关乎着满三岁未来的前途,不容小觑。
说起这个满文,满骄傲其实并不陌生。
满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存在于女真族,汉族,蒙古族,藏族和回族等。
女真族其中有一个柱姓就叫做满,满洲人中有很多人都以满为姓氏。
满三岁的祖上就属于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
而清朝是满族人所建立的,清朝最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使用的也是满文。
众所周知,现在去故宫,去看乾清宫太和殿这些地方都会有满文的字样。
但到了晚清时期,会满文的满族人已经非常少了。
满语在不断汉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带有一定的缺陷,自然而然渐渐走向了消亡。
现在许多图书馆,档案馆,碑文,牌匾等文字材料中我们都能看到满文的影子。
据说目前全世界真正懂满文的不足百人,精通者不足十人。
满三岁的爷爷满开先还在娘胎里时便随族人从北方迁徙到了闽南地区,也就是满三岁现在所居住的地方。
分散到各地的满姓人为了避祸或为了尽快融入到当地人中,纷纷更改了汉人的姓氏,因而满姓人越来越少了。
爷爷满开先的父母在当地购置了田产,从此开始了融入他乡的新生活。
爷爷成年后,同也是女真族的满姓女子结婚并生下了八个子女,满骄傲是他最后一个孩子。
满三岁的父亲满骄傲的性格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是个骄傲自负的人。
他是继父亲之后第二代在闽南出生、长大的满人,因而在生活习惯和语言上都和当地人没有两样。
除了身形比本地人高大粗壮一些,其他基本看不出来是外族人。
李缚心娘家祖先也是女真族,姓富察,后来才改的李姓。
因而说满三岁实际上是拥有纯正血统的女真族后裔。
他爷爷的老宅里就珍藏着几本写有满文的古籍。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满姓子孙大都认不得这些字了,也不清楚这些古籍上的内容。
满骄傲打算回去以后就带着满三岁去老父亲那里问问。
满三岁贴着椅背,昏昏欲睡,他们俩人对他的事讨论个不休,他感觉有些无趣。
听到俩人在说他的胎记,他抚摸着手上那个地方,脑袋瓜里在思索着要不要按照梦里所示去找找那幢番仔楼。
不知道这胎记如果真的如道长所说是一个满文。
自已是满人的后代,手中有个胎记又是满文,到底其中会有什么关联吗?
那梦里的女人是谁?她为什么要让他到番仔楼找她?找到她后要做什么?
可他连梦里的番仔楼在什么地方?
那个人长什么样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再说只是一个梦,说出来还不让人以为是个笑话。
他一下犯了难,茫然地把脚放在地上蹭来蹭去。
满骄傲恳求至诚道长再给满三岁算一卦,道长刚才说到满三岁的前途,他迫不及待想知道儿子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道长说道:
“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他现在正是学本领的年纪,这才是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满骄傲躬着腰在一旁说道:
“道长,您的意思是让三岁去学校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