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 只取一瓢(1 / 2)女扮男装的她桃花有点多首页

「转机」

太子韩熠已在东宫闭门思过了几个月,概不见人,甚至连老师杜翰林也没召见过。

晏渚只能叫晏思兰以看望姐姐名义去东宫探消息,她回来后眼圈却红得很。

“太子根本就不关心姐姐,只沉迷书画弹琴遛鸟,每日一到下午就躲进禅房,直到夜里才出来。”

晏思兰跪下来求父亲:“爹爹,咱们把姐姐接回家来吧,姐姐都快生了……”

晏渚却骂道:“放肆!既嫁入皇室为人妇,心中再苦也得往肚里咽。”

“难不成嫁错了人就得认命吗?”晏思兰不解。

“即便嫁错人,也是太子妃。”

晏渚丝毫怜惜没给她,叫她哭得更厉害。

只得放缓语气:“兰儿,你姐姐就快有孩子了,有了孩子日子就好过了。”

父亲走后,晏思兰瘫坐在凳子上,脑中反复回荡着“有了孩子日子就好过了”这句话。

她好似也从母亲口中听到过。

虽还懵懵懂懂,她却暗下决心,自己绝不要,绝不要落入姐姐的境地。

她要找个能一辈子对他好的人。

——

骂女儿归骂女儿,第二日晏渚再次递信给韩熠求召见,这回韩熠见了他。

晏渚躬身拜道:“吴王已经离京,此刻不正是太子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在圣上面前表现好些,老臣去帮你前朝争取官职,不出三年,定叫太子名声鹊起。”

韩熠正拿一根毛刷细细清扫琴弦,抬起头来,苍白脸上带了些戏谑。

“是么?”

“本宫怎么听说,京南路新任的官儿天天写折子弹劾您手下之人,各地纠劾贵公子贪腐的奏表也不断呢?宰相都自身难保了,还有余力来保本宫?”

晏渚干脆跪了下去:“如此更需太子自立起来,做咱们的靠山!”

“本宫看晏相拜错山头了,不如出京城往西去,追一追路上那位。韩泠被封到定州再不入京,这托词您老也信?”

“什么?”晏渚眼皮蓦地一跳。

“当下没人救得了本宫,本宫已决定不再过问外头事了,每日观画抚琴,自得其乐,不受任何人管束。您回吧,岳父大人。”

“太子殿下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考虑考虑即将诞生的龙孙,你将来也是他的靠山。”

韩熠将毛刷一丢:“可本宫只想生个女儿,免掉一生麻烦。”

“殿下!”晏渚俯首行了一礼,“老臣背后还有无数人,都在巴望殿下抬举,还望殿下三思。”

韩熠嘴角邪气挑了挑:“岳父大人,您这是要掌控我吗?母后从小掌着我,现在换您了?口口声声三思三思,有谁思过我吗?”

他耐不住起身厉喝:“我只是个工具罢了,谁会真的关心我?”

“你走吧,别再来了。”

韩熠从晏渚身边走过,却听地上人问:“殿下不想知道,在京南路时,师家公子是谁设计捉到的么?”

韩熠顿住脚步,绕回晏渚身边。

晏渚从怀中掏出藏了许久的信笺,双手举着呈上来。

“殿下若还信老臣,便打开看看,一切或还有回转之机。”

——

晏渚走后,韩熠抱着琴又去了禅房。

所谓禅房,也只是一间阁楼,内里铺了叠席,正面墙上悬的却不是菩萨画像,而是一身紫衣俊美如谪仙的抚琴公子。

公子眉眼带笑,衣袂飘扬,旖旎风流宛若真人。

画下供着香案,置着桂花酒酿、各色果子点心和冬日里京城都难买到的鲜橙与乳柑。

他往香炉里燃了一炷香,又剥了个柑橘放到画像底下。

“玄哥儿,你最爱吃这个。今儿有事耽误了些时间,你别跟我置气。”

然后他坐到蒲团上,在几案上放好琴,阖上眼睛轻颤着拂出第一声。

想象着是那人的手指,熟稔撩拨着琴弦,一白一紫两枚戒指熠熠闪着光芒,一曲《流水》倾泻而出。

只有弹琴时,才觉得好像他一直都没有走。

曲毕后,韩熠伏到琴上,无声啜泣起来。

日光渐渐西斜,禅房内变得昏暗,他给琴盖上厚厚毡布悉心收起,站起身抚了抚画像衣摆。

“玄哥儿,明日我就不来了,你想我的话就给我托个梦吧,我要去给你报仇了。”

房门极轻声地被敲了响。

韩熠微微侧过脸去:“谁?不是说过不要打扰本宫!”

外头内侍声音有些发抖:“殿下,殿下,太子妃娘娘要生产了……”

——

第二日早朝后,晏渚被留下来,随昭安帝去了御书房。

马抚青先向晏渚道了喜:“恭喜晏相,新得了外孙女。”

“感恩陛下关怀,但臣有愧。”晏渚道,“太子妃没能给陛下添个龙孙,是她没福气。”

“太子妃还年轻,为皇室开枝散叶已是有功,朕有赏。”

昭安帝俨然挺开心,赏了太子妃人参、燕窝补品和夜明珠,又给小孙女赏了金银布匹。

“臣听闻太子殿下昨日一直陪伴太子妃生产,今日又亲自给太子妃端羹汤。可见做了父亲,人就会成熟许多。”

昭安帝接过马抚青送来的红枣茶,点头:“是么?这小子一贯叫朕头疼,这回总算办了件正经事。”

晏渚见帝王心情不错,委婉相劝:“可惜皇后娘娘离得远,不得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

昭安帝放下碗,眉头浮上一层倦怠:“皇后身体不佳,京城气候不适宜调养,在行宫不错,清净。”

“是。”晏渚没再试探,低头垂目一会儿,刚想张口,“太子既已——”

昭安帝却打断了他:“太子好生陪伴太子妃就好。晏卿,正好朕找你看点东西。”

朝马抚青递了个眼色,马抚青便端来一摞折子递给晏渚。

摊开,上边几本皆是林微之从京南路上表的折子,是四个多月间查办的贪腐案件。

不仅捋顺了吴王治疫留下的摊子,还将因骆坤疯癫未探明的曲折内情一并向下查明。

“林家小子是个人才,还给朕发掘了个办事利落的提刑官,审贪腐也是一把好手。”

说着说着,昭安帝脸色陡然变了:“贪墨税收银两、买卖官位……京南路看起来乱得很,不似晏卿日常奏报的那样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