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霍庆中想的挺好(1 / 2)江山百美图首页

高廉兵败遭擒,辰亭失守,汲新城守将,虽是旧日路瑜明心腹,但也自知难以抵挡,没等宁王军到,便早已弃城而逃,不知去向。杨世奇邓大中整日围攻许城,李苕高尚进守城都吃力,又哪里还有余力能突围去救汲新?闻知高廉全军覆没,李苕又是个没主意的,便听信原朝廷鸿胪寺卿张泽楷的进言,令人往阳平调霍庆中回来。

高尚进已逃归城中,本是坚决反对调霍庆中回许城的,毕竟一旦阳城失守,他们就会陷入前后受敌的境况。而且,如今韩超群不会再敢让他们进济州,掌控徐州的苏家,如今貌似是倒向了李胤,中州李季言正巴不得能拿他们这些叛逆的首级去向皇帝表功。

如今战事不利,倘若中州保不住,他们除了往西逃窜,经荆州北部和京都府以南的山路,越过武关向西逃亡,投靠北凉或者南下投奔西蜀之外,再无他途。阳城若失,他们的退路也就彻底没了。这点军事常识高尚进还是有的,霍庆中自然更该懂才对,可如今,李苕那头蠢猪,就因为鸿胪寺卿张泽楷那个狗屁不懂的老东西,把自家绝色的女儿张嫣献给他做王妃,就对张泽楷言听计从。高玥跟着他时,也没见他对高家那么老实听话。

让一个丝毫不知兵的张泽楷弄权,李苕能成事才怪,调霍庆中回许城?万一后路被断,那就只能等死了。高尚进没想到霍庆中这个宿将,居然真的会听李苕的调令,要从阳城到许城。因此他虽反对,却也并未真放在心上。

可如今高廉接连失利,屡战屡败,早已威信全无,城中将领,又多是当初霍庆中带出来的军校,或者旧日路瑜明的麾下,时至今日,哪里还会听他高家父子的?非但如此,甚至竟然有人提议,要问罪高家父子战败之罪 以定军心。所以,高尚进就算再怎么反对,李苕也没搭理他,而是直接按照张泽楷的“进奏”,派人往阳城去调霍庆中。

直到霍庆中从阳城率五千军进了许城,高尚进才着实慌了。他虽愚笨,却不算太蠢,知道父亲高廉如今不在许城,凭他自己,根本就压制不得张择端,也说服不了李苕。于是,急忙跑到“王府”后院,去见姑妈高皇后。

高廉等人败退出京时,并没有把高皇后带出京城,但隆德皇回京后,一是因为李苒的死而大受打击,二是当时实在是太乱,急需他处置的事务也太繁重。因此,他虽下了一道废去皇后封号,打入冷宫听候处置的圣旨后,便再也没顾得上她。

而皇后高蓉,见兄长和儿子事败,知道这回怕是再无转圜的余地,留在京城,迟早都会被处死,她已然后悔,正是因为当初她那般宠溺李苕,才让他整日不学无术,只知贪图享乐,才会如此蠢笨。后悔也好,埋怨也罢,可眼下还是逃命要紧啊,毕竟哪怕只有一线生机,谁也不想就这样坐以待毙。

好在她主理后宫多年,好歹宫里还有几个死忠于她的心腹。于是高皇后在这些心腹宫女太监的掩护下,顺利逃出皇宫,离开了京城,一路乔庄改扮,历尽辛苦,总算逃到了许城,跟依旧还在做着皇帝梦,整日称孤道寡的李苕汇合。

高皇后听高尚进详细分析,也知道事情厉害。而且,出于女人天性的心细,她觉得,精通用兵的霍庆中,不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霍庆中之所以会带兵来许城,绝不可能是因为对李苕忠心,他一定是另有所图。

显而易见,李苕身上,能让霍庆中图谋的本就不多,时至今日,李苕身上唯一能有点价值的东西,除了他的项上人头,怕是再也没有其它了。如果拿下李苕和高廉的人头,率所余中州军,向宁王李胤投降。那爱民如子,本就不愿起兵戈的李胤,或许能看在免除战火兵祸的份上,饶他霍庆中一条活命。

不得不说,高蓉所想,只对了一半。霍庆中确实打算斩杀高廉,李苕,以换取李胤停战。

毕竟李胤兴兵伐逆,喊的就是要杀李苕为太子复仇,杀高尚进以报长孙无病。如果高家父子和李苕都死掉,李胤便没了继续对中州用兵的借口。而只要李胤停战,霍庆中就有了喘息之机。

就眼下来看,李胤是不会让豫州的汝阳王进中州的,而徐州和荆州也不过只是为他帮帮场子,博一个为国平叛的功勋名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