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宫之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嬴渠梁冷峻的面庞上跳动。他刚从朝堂下来,处理国事的疲惫尚未褪去,回到后宫,看到王后魏舒正对着铜镜发呆,眼神空洞,全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嬴渠梁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悲凉,暗自思忖:
“往昔携手之谊,如今怎就变得这般疏离,她的心仿佛已不在这里。”
他轻咳一声,魏舒这才回过神,起身行礼,却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恭敬,言语间透着冷漠。
此后的日子,嬴渠梁越发觉得魏舒心思全然不在自己身上,二人共处一室,常常相对无言。
偶尔交谈几句,也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寒暄,再无曾经的亲密。
嬴渠梁对她自是日见冷落,后宫佳丽虽多,那些妃子、宫女们或娇艳妩媚,极尽讨好之能事,或温婉可人,展现柔顺之姿态,初时还能博他几分眼球……
可时日一久,他只觉千篇一律,看腻了脂粉下的空洞与迎合,心底愈发渴望一份不一样的温情。
幸而秦国在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已有一批能臣良相辅佐,其中宠臣景监,对他忠心耿耿,又因常出使他国,对各国局势、风俗人情洞察入微,于外交内政皆有独到见解……
商鞅,一个贫穷落魄的中年人,空有报国之志,无报国之门,此刻被他点燃,打满鸡血……
一日,在书房中,嬴渠梁将景监和商鞅召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如今秦国正值变革关键期,诸事繁杂,你二人之才,朕深信不疑。往后这朝堂内外诸多事务,朕便放手交由你们打理,望你们莫负朕望……”
景监率先跪地,言辞恳切,眼中满是赤诚:“陛下,您对臣如此信任,臣肝脑涂地难报万一。臣定当殚精竭虑,于外事周旋间为秦国谋最大福祉,绝不让陛下失望!”
商鞅亦是一脸决然:
“变法图强,关乎秦国兴衰,臣愿舍生忘死,必不使秦国错失良机!”
嬴渠梁微微点头,心中稍安,
他想:“有此二人,朕也能稍作喘息,去追寻心底那一抹渴望。”
嗯嗯……
有两位爱卿殚精竭虑,大秦必能焕然一新……
而他内心,却不想上进,复不复兴,他不知道,他不想打仗,只想花前月下……
花前月下他不香吗?
留给疯子商鞅去折腾吧……
这个打满鸡血二愣子会把大秦折腾成什么样,就折腾成什么样,由他去吧……
我要休息……对,我要休息!
不能像他爸一样,死在了战场上……
什么也没有享受!
太惨!
他不要这样的人生!
……
景监二人看着发呆的秦王,也值得告退……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嬴渠梁望着宫灯摇曳,终是下定了决心,微服私访,去往民间探寻那或许存在的真爱。
他换上朴素衣衫,避开侍卫眼线,悄然踏出宫门,宫中事务交给了亲信,很快以快乐的心情融入了市井的喧嚣之中……
街头巷尾,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百姓围坐笑谈,烟火气十足。
嬴渠梁漫步其间,仿若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紧绷的心神渐渐舒缓,他不禁感叹:
“这民间才是鲜活之地,与宫墙内的压抑沉闷截然不同。”行至热闹集市,人群熙攘,却见前方一阵大乱,一位女子被几个无赖纠缠。
那女子,她身着淡蓝布裙,青丝如瀑,双眸恰似藏着繁星,灵动中透着倔强。面对无赖的嬉笑拉扯,嬿筠柳眉倒竖,怒斥道:“光天化日,你们这般行径,还有王法吗?”无赖们却不以为意,依旧嬉皮笑脸,其中一个咧着嘴说:“哟,小娘子,在这集市上,咱兄弟几个乐呵乐呵,你就别扫兴啦!”嬴渠梁见状,怒从心起,大步上前,三两下便将无赖驱散。
……
嬿筠抬眸望向这位英气不凡的“书生”,心中感激,盈盈下拜:“多谢公子相救。”嬴渠梁忙扶起她,四目相对,刹那间,似有火花闪过。嬴渠梁看着嬿筠,心中一动:
“这姑娘眼眸清澈,胆识过人,倒也有趣。”柔声道:
“姑娘不必多礼,路见不平,自是应当。”
……
此后,嬴渠梁总找机会与嬿筠相见,一同穿梭于街巷,尝遍民间美食,听老人们讲述古老传说。
一日,他们坐在街边馄饨摊前,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嬴渠梁看着嬿筠吃得津津有味,笑着问:
“嬿筠姑娘,你觉得这民间吃食与宫中膳食相比如何?”
嬿筠咽下口中食物,眼睛亮晶晶的:“公子,这民间吃食虽不似宫中那般精致,却多了几分烟火气,吃着暖心。就像这馄饨,简单的面皮裹着鲜香的肉馅,每一口都滋味十足。”
嬴渠梁点头赞同:“姑娘所言极是,这宫中虽衣食无忧,却少了这份人间至味。”
……
每游览一处古迹,嬿筠轻抚断壁残垣,眼中流露出的悲悯与对往昔繁华的追思,都深深打动着嬴渠梁。一次在古城墙边,嬿筠轻声叹息:
“公子,你看这城墙,曾经见证过多少兴衰荣辱,如今却只剩残迹,百姓们在战乱中受苦,实在令人痛心。”
嬴渠梁心中满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