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军功之争(1 / 2)秦朝历险记首页

“什么?将新垦土地分给那些泥腿子出身的有功之臣?简直荒谬至极!” 甘龙满脸怒容,胡须都气得微微颤抖,猛地一拍朝堂上的案几,“自秦国先祖以来,土地皆由我等贵族世代承袭,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怎能因商鞅那几句变法之词就随意更改?”

杜挚也连忙附和,向前跨出一步,声色俱厉道:“君上,此举万万不可。那些平民出身的人,就算立了些许战功,又怎配拥有大片土地?这岂不是乱了尊卑贵贱的秩序?长此以往,我秦国的根基都要动摇啊!”

商鞅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直视着甘龙和杜挚,毫不畏惧地回应:“甘龙大人,杜挚大人,时代已然不同,祖宗之法并非不可变。如今秦国欲图强争霸,若还守着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如何激励百姓奋勇杀敌、辛勤耕织?新垦土地分给有功之臣,正是顺应变法,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唯有如此,秦国方能汇聚万民之力,走向强盛。”

甘龙冷笑一声,不屑地瞥了商鞅一眼:“哼,商鞅,你不过是个外来之人,懂什么秦国的历史与传统?你这所谓的变法,不过是在蛊惑君上,破坏秦国的根基罢了。就说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现在民间都乱套了!许多家庭为了多分田地,父子都分了家,民间都戏称‘商君令下,父子成仇’,这成何体统!好好的家庭伦理被你破坏,这就是你变法带来的‘好处’?”

商鞅却不怒反笑,朗声道:“甘龙大人,时代在变,秦国的制度也需变革。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是为了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让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至于父子分家,从长远来看,这促使年轻人独立,发展各自的家业,对秦国经济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家庭伦理的稳固,不应靠旧制度的束缚,而应靠合理的政策引导。”

朝堂上的其他旧贵族们也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表达对商鞅的不满,一时间,朝堂上嘈杂一片。

“君上,商鞅之言,实乃歪理邪说。祖宗的规矩,岂是说改就改的?” 一位年迈的旧贵族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又满是坚定。

嬴渠梁坐在王座之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神色平静,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待众人的争论稍歇,他缓缓开口:“诸位爱卿,都先冷静一下。变法之事,关乎秦国的兴衰存亡,不可草率定论。商鞅推行变法以来,秦国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田间百姓辛勤劳作,市井秩序井然,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所提升。”

商鞅趁机再次进言:“君上圣明。就拿此次西山之战来说,将士们因着军功授爵的激励,个个奋勇争先,才得以大败韩国,守住了秦国的疆土。若依旧是旧制,将士们拼死拼活却看不到出头之日,又怎会有如此高昂的斗志?”

甘龙闻言,脸色愈发难看,反驳道:“一场西山之战的胜利,不过是侥幸罢了。若长期推行这变法,秦国必定内乱。君上,您可要三思啊!就拿这父子分家来说,长此以往,亲情淡薄,谁还会真心为秦国效力?”

这时,新派的一位年轻官员站出来,义愤填膺地说:“甘龙大人,您这是在诋毁变法!西山之战的胜利,是秦国新法成效的有力证明。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能改变命运,为家人谋得更好的生活吗?新法给予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这才是秦国强大的希望所在。父子分家只是一时现象,随着新法的深入推行,百姓会看到其中的好处,家庭关系也会在新的秩序下更加和谐。”

杜挚狠狠地瞪了那年轻官员一眼:“你这毛头小子,懂什么?朝堂之上,哪有你随意插话的份儿!”

年轻官员毫不畏惧,挺直了腰杆:“杜挚大人,如今是变法图强的关键时刻,每一位心系秦国的臣子都有责任为秦国的未来发声。我虽年轻,但深知变法的重要性,绝不允许有人诋毁它。”

嬴渠梁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了,大家都不要争吵了。变法之事,朕意已决,不会轻易更改。新垦土地按新法分给有功之臣,既能激励将士,又能促进秦国的发展。至于旧贵族们的权益,朕也不会忽视,会在其他方面予以补偿。”

甘龙和杜挚还欲再言,嬴渠梁抬手制止:“此事就这么定了。甘龙、杜挚,你们都是秦国的老臣,应当以秦国的大局为重,支持变法。若再无端阻挠,休怪朕不客气。”

两人见状,虽满心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行礼:“臣遵旨。”

商鞅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对嬴渠梁的决断充满感激。他深知,变法之路还很漫长,前方必定还有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有嬴渠梁的坚定支持,他就有信心将变法进行到底,让秦国真正成为傲视群雄的强国。 而此刻,朝堂上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下来,只是旧贵族们的心中,依旧燃烧着对变法的不满之火,暗暗想着日后如何寻机扳回局面 。

西山之战大获全胜后,秦国朝堂举行盛大的论功行赏仪式。本应是皆大欢喜的时刻,可旧贵族子弟与新派将领却在军功评定环节起了激烈冲突。

旧贵族子弟身着华丽服饰,趾高气昂地站在朝堂上。甘龙的侄子甘羽,满脸骄横,率先开口:“此次西山之战,我虽未冲锋在前,但在后方出谋划策,功劳可不小。我看这头功非我莫属,理应封我高位,赏赐良田千亩!”

新派将领赵风,身上还带着战场的硝烟气息,闻言顿时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手指甘羽,怒目而视:“你好大的口气!战场上,你躲在后方,连敌人的面都没见着,还好意思抢功?真正的功劳,是我们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杀敌无数的将士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