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们,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作为先行者的你们展现着无尽的智慧与勇气!古籍记载,早在秦昭王五十一年,蜀郡的夷里桥横跨两岸,那是我国有记载最早的索桥。
笮人,作为精通竹索造桥的能工巧匠,他们的造桥历史更是久远,溜索或许就诞生于那时,一路见证着岁月变迁!
在《汉书西域传》的古注里,一句“悬渡为悬绳而渡也”,让我们知晓,千年前的时光里,溜索已然承担起沟通的重任!
如今,相信你们在现代看惯了咱们大中华的地大物博,中东部地区一片繁荣,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尽享发展的硕果
可我希望你们更能看到,在这西部山区,这那山川巍峨壮丽下,百姓们的生活布满坎坷!险峻的地势阻断了他们与外界的顺畅交流,发展的脚步被大山束缚!
老祖宗们,这里的百姓淳朴善良,他们在艰难中坚守,在困苦中挣扎。他们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太需要国家的关怀与扶持了,希望你们回去后帮他们走出大山,奔赴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二凤宝宝默默抽了几张纸,擦了擦泛酸的眼睛后开口道,“朕常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见西部山区百姓艰难,实乃朕心之痛。朕以仁德治天下,岂会让百姓困苦而不顾?朕回去后定当汇聚人力物力,为百姓开山辟路,兴产业、促发展,让我大唐子民,皆能如现代西部百姓一般,尽享太平,不负百姓对朕之期许!”
老朱大手一挥怕在朱棣肩头,“咱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当年推翻暴元,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今闻西部山区百姓如此艰难,咱怎能忍心?回去后当令百官齐心协力,定要让百姓摆脱大山束缚,过上富足生活!你说是吧?老四?”
朱棣…
您老洪武时代的事,关他永乐帝何干?他也只能管好他所在的时期啊!
但朱棣还是咽下内心的吐槽,瓮声瓮气道了句,“爹您说的极是!”
老朱闻言扭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冷哼一声,到底没有他的标儿懂事!他的好大儿在大宋都不忘打钱孝敬他老子!
朱棣更加委屈了,他大哥在大宋,不是历史上的弱宋,而是经过始皇帝和那个后世人改造过的大宋,是连灭了辽,西夏和蒙古政权,穷得只剩钱的“大宋”啊!
他呢?他是永乐皇帝,又不是老爷子新立的太子朱棣!至少太子朱棣回去后还能替老爷子走这一遭,而他管好自己所在的时空就不错了,欸